返回首页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 咕噜咕噜变 反思

68 2024-09-15 02:07 辉远手游网

一、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 咕噜咕噜变 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五指。

2.喜欢跟着教师做手指游戏。

活动准备:

地毯、指偶(用卡纸和皱纹纸制作的手指宝宝)、幻灯片、幼儿围坐在教师周围。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提前把指偶戴在手指上)播放幻灯片孙悟空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幼:“孙悟空。”

师:“对,是孙悟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今天孙悟空要给小朋友变一个礼物,你们看是什么?接着教师模仿孙悟空的样子拔根猴毛,一吹,变出手指宝宝。

师:”你们看看孙悟空变了什么呀?你们认识他吗?幼:“不认识”“那么我来介绍一下吧”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手指宝宝。

2.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五指

师:“我们来看一看手指宝宝有几个兄妹?一、二、三、四、五。他们五个还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呢!你们想知道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吗?”幼:“想”

师:“你好我是“大拇指”教师同时伸出大拇指和幼儿的大拇指亲一亲,

你好我是“食指”同时伸出食指和小朋友的食指亲一亲。

你好我是“中指”……

你好我是“无名指”……

你好我是“小指”……

(在介绍五个手指时,教师要变换不同语气。)

3.教师带领幼儿念手指歌,加以巩固对五个手指的认识

师:“关于手指呀!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好听的儿歌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呀!”

幼:“想”师:“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这个儿歌好听吗?”“好听,你们愿意学一学吗?”“愿意。”

教师来领幼儿再次念一遍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并加上合适的动作。

4.引导幼儿跟老师做手指游戏

师:“可爱的手指宝宝还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节目呢!你们想看吗?”

教师用双手握拳,做双臂环绕的示范动作。当说到“咕噜咕噜----变”时,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分别变出手枪、剪刀等。

“咕噜咕噜------变”,小朋友这是什么?“对,手枪。一起来,咕噜咕噜变手枪,啪啪!”

“变出一个杯子,想喝什么?请你喝一杯,再喝一杯。”

“咕噜咕噜---变剪刀,大家一起来剪一剪。”

“咕噜咕噜---变小兔,小兔蹦蹦跳”。

“咕噜咕噜----变小猫,喵喵喵”

5.指导幼儿听指令玩“咕噜咕噜变”游戏

全体起立,教师说指令,宝宝用小手做相应的动作,如变枪(剪刀、刷刷牙等)并说一说用哪个小手指变的。

“咕噜咕噜---变剪刀,咔咔,给宝宝剪剪头发,真干净。”

“咕噜咕噜----变小猫,喵喵喵。”

6.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手指宝宝有些累了,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他说再见吧!”

幼:“手指宝宝再见!”另一位老师戴指偶说:“小朋友再见!”

二、小班健康活动“小耳朵大本领”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听听、玩玩、画画中了解耳朵的功能,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

2、知道“爱耳日”的涵义,学做爱耳宣传员。

活动准备:音乐、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2、为什么要把保护耳朵特别设立一天呢?

3、交流:耳朵有什么作用?如果耳朵听不见我们会怎么办?

4、小结:耳朵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器官,我们身边的所以声音都是依靠耳朵的听觉来完成的。

二、耳朵的秘密

1、介绍耳朵的构造。

2、讨论:我们怎么样来保护耳朵?

3、小结:我们不能把脏东西塞入耳朵,也不能大声吵闹,很大的声音耳朵听了会不舒服的。

4、设疑:什么时候耳朵会听不到声音?

三、游戏体验:

1、游戏1:这是谁的声音?

请全部幼儿蒙上眼睛,然后请其中一个幼儿说一句话,其他幼儿猜猜刚才说话的是谁?

2、游戏2:好听的声音:

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幼儿说说,学学动物的声音

3、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声音,我们只要安静地倾听就能发现和感受。

四、表达表现

1、保护耳朵很重要,我们把保护耳朵的方法画下来,告诉弟弟妹妹。

2、幼儿自由绘画:保护耳朵

3、把护耳图画送给弟弟妹妹,并介绍保护耳朵的方法。

三、小班社会《吃苹果》活动反思

活动的目标有三条。第一“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和谦让”,是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的,意在通过学习不同的分苹果的方法,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第二“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条行为技能方面的目标,意在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和谦让的过程,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乐意与伙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是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文明行为习惯方面的目标,意在通过分享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分享的情感和态度。针对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通过操作磁性材料给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为起点,让幼儿在操作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在第一研时,有孩子认为“大人要吃大的,比自己小的就要吃小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总是强调“大的要给别人,小的要留给自己”,课后在教师讨论过程中何园长就给出了建议:根据幼儿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教师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小的一定要给自己”这一种答案,因为幼儿“小的给小妹妹,因为她人小吃不掉”的想法也有实际意义。可以不否定这种方法,但可以强化“小的给自己”的做法,较多地进行表扬,让幼儿明白那种做法是更受大家欢迎的。当第二研时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也没有否认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而是让其他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再来分一分,当这位孩子把大苹果分给了别人,小的留给了自己后,我重点表扬了他,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这让其他孩子感受到谦让是一个好的行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第二环节是让幼儿通过阅读幼儿用书,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初步懂得有东西要分享的道理。这一环节何园长给出了建议:根据幼儿连线操作时有许多幼儿把苹果和人物直接对应连线而和内心所想不一致的情况,建议在连线时让幼儿先说一说“大苹果给*吃”再画线,说一句画一画,这样可能会提高幼儿正确表达内心的效果。我觉得让孩子边说边画更能让孩子的操作达到有效性,在以后类似的活动,我会运用到其中。最后,在具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游戏性情境练习分享和谦让,主动尝试分橘子和香蕉的乐趣,进一步体验分享和谦让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特点,促进了教育目标进一步达成。这一环节我用了橘子和香蕉,每组都是少一个,孩子们都能想出“大家分给他吃吃”的好办法,孩子在我给他一点,他给她一点的行动中,体验到了分享食物的快乐。一研活动后老师们给出了有效建议,建议在这一环环节中也让孩子感受一下“谦让”的快乐,就是在幼儿实践中可以把香蕉组的香蕉安排成大小不一的情况,使幼儿体验“小的给自己”的做法。二研活动时,我拿出了一盘与幼儿人数少一个的橘子,还有一盘是大小不等的香蕉,在共同品尝时,对于孩子出现的分享和谦让的行为时,我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孩子体验了“分享”和“谦让”的快乐。通过这次的“一课三研”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评课,让我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去把握一堂教学活动,经过三次教研和活动后的反思,分别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今后的路还很长,我要不断的努力,在“一课三研”收获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对每节课进行精心的准备,做深刻的反思,从每一节课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